姓名:罗莹
个人介绍:
罗莹,北京外国语大学文学博士,现为北京外国语大学国际中国文化研究院副研究员,目前主要从事欧洲藏“四书”拉丁文译本以及儒学思想跨文化译介研究。已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包括:《十七、十八世纪“四书”在欧洲的译介与出版》(《中国翻译》,2012年第3期)、《十七世纪来华耶稣会士对儒学概念的译介——以“天”的翻译为例》(《学术研究》,2012年第11期)、《17世纪来华耶稣会士西译儒学刍议——以〈中国哲学家孔子〉书中“道”的翻译为例》(《国际汉学》,2012年第23辑)、《雷慕沙〈中庸〉译文新探——兼论传教士汉学与早期专业汉学的关系》(《国际汉学》,2014年第1期)、《耶稣会士罗明坚〈中庸〉拉丁文译本手稿初探》(《道风基督教文化评论》,2015年第42期)、《清朝来华耶稣会士卫方济及其儒学译述研究》(《北京行政学院学报》,2015年第1期)、The Jesuits’ Latin Translations ofZhongyongduring the 17th and 18th Centuries(Journal of Confucian Philosophy and Culture,Vol.26 2016 Aug.)、《耶稣会士罗明坚<大学>手稿研究》(《澳门理工学报(人文社会科学版)》,2016年第4期)等。已出版学术编著《东亚与欧洲文化的早期相遇——东西文化交流史论》(上海: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,2012年)及学术专著《儒学概念早期西译初探:以〈中国哲学家孔子·中庸〉为中心》(北京: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,2014年)并作为项目负责人,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青年基金项目“十六至十八世纪‘四书’拉丁文译本流变考究——以《中华帝国六经》为中心”,现从事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“康熙朝来华传教士拉丁文儒学译述整理与研究”。